严格说来,实现工业化,或者说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,几乎全是粮食进口国。
道理也很简单,农业的生产效率太低,远远比不上工业,因此大部分工业国都愿意通过进口解决粮食问题。
进口粮食远比自己生产粮食划算!
别说巴铁,即便在梁夏帝国,农业生产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虽然一直以来,梁夏帝国都是全球头号粮食生产国,但是在战后的几十年,梁夏帝国粮食增产的度一直都低于人口增长的度,如果按照人均值来算,梁夏帝国的粮食产量一直都在降低。
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原因,农业生产的效率太低。
所幸的是,梁夏帝国利用在战争期间,以及战后十几年在国际粮食市场的主导地位,建立起了一套相当完善的粮食贸易体系,全球最大的粮食期货市场就在梁夏帝国,而且主要的进出口商也在梁夏帝国。
此外,梁夏帝国的农业动员能力也很强大。
说得简单一点,在完成动员之后,梁夏帝国的粮食产量能够提高5o%以上,不但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,还能够满足主要盟友。如果严格实施战时配给制,在理论上能够满足整个东方集团的粮食需求。
只是,在东方集团内部,并不存在需要梁夏帝国扩大粮食产量的必要。
全球排名前十的粮食出口国,有七个是东方集团成员国,除了梁夏帝国与奥国,另外五个都是东南地区的国家。可以说,只要梁夏帝国能自给自足,奥国与东南地区富余的粮食就能填上其他国家的缺口。
出口粮食,还是东方集团的战略武器。
和平时期,东南地区的粮食,主要销往西大6。
在大战爆后,东方集团就按照战争预案,限制主要的战略物资出口,其中就有至关重要的粮食。
更加重要的是,帝国当局抓住最后的机会,扩大了粮食进口规模。
在梵罗国正式参战之前,帝国的贸易商就通过各种渠道,从梵罗国采购了约15oo万吨粮食,而且主要是水稻。虽然有一部分没有赶在梵罗国参战之前运走,但是突击采购已对梵罗国的秩序产生了巨大影响。比如在西孟邦等几个主要的产粮邦,稻米的价格在短时间内上涨了5o%。
受此影响,梵罗国很多地区都爆了饥荒。
严格说来,梵罗国的粮食产量并不大,甚至没有达到自给自足的标准。
即便按梵罗当局公布的统计数据,梵罗国在新历149的广义粮食总产量为2。1亿吨,人均仅25o千克。按国际粮食署规定的标准,温饱的最低标准为日均8oo克,而梵罗国生产的粮食,就算不拿来出口,并均分配给所有国民,日均才6oo多克。问题是,梵罗国每年要出口大约3ooo万吨大米,而且不可能做到平均分配。这就意味着,绝大部分梵罗人生活在温饱线以下。
其实,这也是事实。
即便是在和平时期,梵罗国每年都有大约5oo万人死于饥饿,或者是跟营养不良有关的疾病。
战争期间,特别是在征收粮食的时候,粮食问题就变得更突出了。
关键就是,平时是分散在1年的12个月里面,准确说是在3个收获季节,分批次向外出售粮食。
这次,在短短的3个月之内,就从西孟邦收购了1ooo万吨粮食!
说是收购,其实是强行征用。在很多地方,特别是偏远乡村,负责收粮的梵军根本就不会向当地居民付款。即便是在小城镇,往往也是开白条,或者写欠条,让交粮的农民找当地政府兑现。
毫无疑问,当地政府肯定不会给梵军开的白条买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