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是多雨的,自白明修抵达前线的时候,雨就几乎没有停过,大量的降水让一些低洼的农田都已经积水,低空中起了一层蒙蒙的雾气,能见度并不高。
就在这样的天气中,大明孟加拉藩军第22旅的士兵们,正一刻不停地跋涉赶路。这些皮肤黝黑的士兵们,面容坚毅,背着厚重的行军背包,挎着他们的m4式步枪,在雨雾之中赶路,他们已经走了两天的时间了。
22旅的旅长乔杜里跟他的士兵一样,是靠着两个脚底板赶路的。原本藩军是有着大量的军用卡车的,但是面对着雨越下越大,军用卡车和越野车缺乏可靠性,以及在敌后补充油料的难度,所以作为穿插部队,22旅没有用一辆卡车或者越野车,就是这样行军。
对于急行军,37岁的旅长乔杜里是非常有自信的。就在去年,明军展开的全军大拉练中,他率领的22旅折取孟加拉藩军行军度的桂冠,以一天强行军82公里打破记录。这个记录非同一般,是全体22旅士兵在有一定负重的情况下,在道路状况不佳的南亚地区,整建制完成的82公里强行军,并且在行军结束之后,短暂休息立即投入演习。这样的水平,甚至是许多本土师都很难达到的。
所以乔杜里的22旅在孟加拉藩军中又被称为“铁军”。
“雨天行军,对我军有利,根据情报,敌人已经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而停止了行军,就地进行休息。他们的整体大阵型拉得比较开,已经分布在了至少七十公里的一条线上,这样出现了多个薄弱点,我们根据司令部的指示强行突破,只需打进去一个楔子,便能实现对莫卧儿军的分割包围,吃掉他们前部大量兵力。”
乔杜里的政委姚明贤则提醒道:“旅长,还是要注意一下士兵们的状态,同志们都是凭着一股气和战斗意志,坚持下来的,雨天和泥泞的地面,对于大家的体力消耗还是很大的,而且虽然穿着雨衣,但是大部分同志们浑身就没有干燥过。”
乔杜里点头:“我知道,我们还有一天多能够赶到,先让同志们休息一下,恢复一下精力,然后等入夜之后,我们立即突袭莫卧儿军团的腰部。”
五千多兵力的22旅,除了少量军官是汉人,所有的士兵和其他军官都是来自孟加拉宣慰司的,他们大部分是孟加拉人,也有其他族裔的,但不管他们有什么出身背景,在22旅中他们都是一样的,是大明官兵,有着极强的荣誉感和坚定的决心。
乔杜里出身在孟加拉的一个偏远山村,因为普及教育而读书,最后成为军官,因为优异表现而被送到本土6军大学进修,深造结束后回到藩军成为了一名团长,最后又晋身为旅长。乔杜里比起许多孟加拉军官,更加了解大明国家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。
22旅在经历了四天五夜的强行军之后,终于来到了预设的攻击地点。这里是一个并不太大的小山谷,一条河流穿过其中,山谷两端是开阔的村镇。莫卧儿军队现在就分布在这片区域内,如果能够成功地夺取山谷,将会把莫卧儿军分割在河谷的两侧。
在小山峰的一端,乔杜里和姚明贤等人悄悄地潜伏在此处,观察着暂时在这里驻扎的莫卧儿军队。
“数量大约七千多人,以骑兵为主,不过因为下雨太厉害,这些骑兵哪儿去不了。”
“重装备比较少,只有有限两三门火炮,不过轻武器看似不错,他们布置了一些机枪阵地,士兵们倒是主要装备的是m1步枪。”
莫卧儿军队中士兵们的武器简直就是万国牌了,他们有自己生产的劣质燧枪、火绳枪,还有从欧洲人那里买到的欧洲武器,乃至经过转手的早期大明武器,型号口径都是不一,维持他们的后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
乔杜里看清了形势,立即道:“高地上布置好炮兵,居高临下,准备好之后,炮兵掩护步兵,我们杀下去。”
夜晚来临的时候,一声炮响惊醒了正在开伙的莫卧儿军队。原本这些士兵们都拿着寒碜的食物,准备填饱肚子,却没想到,自己在这么靠后的位置,居然被袭击了。
“快拿起武器,回到自己的队伍里,反击,给我反击!”
22旅的炮击规模跟正常明军比起来,不能叫大。为了方便携行,22旅携带的主要火炮都是迫击炮,主要是8o口径的迫击炮,对步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掩护。在这种并不陡峭的山地地区使用,效果也是极佳。
“杀!”大量的藩军士兵伴随着炮声开始向莫卧儿军反动冲锋。
莫卧儿军原本是建立了一定的防御的,但是在紧张的时候,指挥就出现了一些混乱,况且这些藩军冲击得非常快,等他们拿起自己的枪的时候,有的冲过来的藩军士兵已经能够射击打死他们了。
火力上被压制的现象非常明显,尽管莫卧儿军队也装备了纸壳弹的步枪,但是射就比起藩军士兵的栓动步枪,差了非常多。而且他们现,由于差劲的维护,他们的纸壳弹在雨天中表现并不太好,出现了很多哑火。而藩军士兵们的m4步枪却尤为可靠。
每个班两个组,更各装备有一支突击步枪,火力更是强大。
一个照面的功夫,这边的莫卧儿军队就给明军藩军部队打得抬不起头来,从自己的阵线上败退下去。战斗仅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,被突袭的莫卧儿军就溃败了,大量的莫卧儿士兵甚至跳进河里想要逃走。
乔杜里收获了一场偏亮的胜利,击毙和俘虏敌军约三千余人,战略上更是直接切断了莫卧儿帝国军队前后联系的阵型,打乱了他们的整个指挥体系,特别是跟接近明军的前头部队,现在根本得不到来自奥朗则布的指示,看起来只能各自为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