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一阁落叶待扫,鳌柱山涛声依然。”
这首诗当然是苏晨自己写的,水平也就勉强说得过去,但在邵易富听来,意义非凡。
因为,这两句诗中包含了两个地名。
天一阁坐落在的海曙区,建于明朝中期,是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修建的。这座占地26万平方米的建筑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,是华夏藏书文化的象征。
天一阁不仅是华夏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,也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,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。
正因为这些历史和地位,天一阁成了甬港市最有名的旅游景点和标志性建筑。
鳌柱山是因为山上建有一座名为“插天鳌柱塔”的建筑而得名。
它位于东北三里,靠近甬江口北岸,南边面对甬江,北边临近东海,与南岸的金鸡山遥遥相对,历史上被誉为“浙东玉门关”。
由于山外波涛汹涌,以前还有一景叫做“虎蹲涛吼”,文人墨客常喜欢结伴登山听涛,因此又被称为“候涛”。
这两个地方都是苏晨老家甬港著名的景点,一个是人文建筑,另一个是自然景观。但它们和邵六爷落泪有什么关系呢?
关系可大了。
因为这位在东南亚声名显赫、雄踞香江、通吃黑白两道的邵易富邵六爷,正是甬港镇海人,而苏晨诗中提到的“鳌柱山”,就在他老家的门口。
此外,当年邵六爷刚进入影视行业时,和他的哥哥一起在旧魔都创办的第一家影业公司,取的名字就叫“天一影业”!
所以,当听到苏晨的身份,并用家乡话念出这首诗时,邵六爷一时难以抑制自己的思乡之情,不禁洒下了几滴英雄泪。
不过,邵六爷毕竟是久经沙场的人物,情绪波动很快就得到了控制,他握住了苏晨的手,轻声问道:“苏小友,听你的口音和话语的意思,你是浙海甬港人?”
苏晨点点头,微笑着说:“没错,苏晨见过同乡前辈易富先生。”
邵易富点点头:“好说好说,你姓苏?”
苏晨点头应道:“是的。”
邵易富又问:“姓苏啊,那不知道小兄弟认不认识一位跟你同姓的正修先生?”
这回轮到苏晨愣住了。
前面提到过,苏家在甬港是个大姓。
苏晨的曾祖父曾在旧魔都创业,并开了一家工厂,也算是旧魔都一位有名望的民族资本家。而这位曾祖父名叫苏玉,还有一个表字,就是正修。
于是他试探着问:“六爷,您说的这位正修先生,是不是单名一个玉字,曾在魔都开过工厂,并且资助扩建了甬港第一中学的那位正修先生?”
邵易富瞪大了眼睛:“没错,你怎么会认识他?”
苏晨老实回答:“他是我家曾祖,不敢直呼名讳。”